【聖安多尼堂】 始建於1558年至1560年間,與聖老楞佐教堂、主教座堂稱為澳門三大最古老教堂。
所供奉的聖安多尼被視為婚姻掌門人,在教堂門前的石碑上刻有「他是天主教徒所奉的婚姻主保之神」
不少信徒都選擇在這聖堂舉行婚禮,由於新娘習俗上會手持鮮花,故聖安多尼教堂亦被稱為花王堂。
除此之外【聖安多尼堂】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-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喔!
要去聖安多尼堂要先經過這人滿為患,熱鬧非凡的大三巴街,這裡賣紀念品跟手信的很多喔!
這大三巴街是有點坡度的,不過並不會很長,走起來並不會很吃力!
大三巴街一直走就會看到大三巴囉!這時若是要到聖安多尼教堂,就要由紅色郵筒的前方往左轉囉!
這就是大三巴前的紅色大郵筒,要寄明信片可以在這裡寄!
我用力的寄了!姿勢美嗎??
可以看到郵筒後左轉繼續走大三巴街,然後接花王堂街
或是逛完大三巴後,順道去戀愛巷,在走到大三巴街後右轉,一直走就會到聖安多尼堂囉!
聖安多尼堂因為空間的局促,所以只建造一座鐘樓,造成不對稱的立面形式。
門前有一個小水池,水池裡免不了就是有很多許願的各國硬幣囉!
教堂外觀為1930 年改建成的水刷石粉面,主立面不對稱,山花之上裝點着聖像。
左側祗有一座鐘樓,以橫線條為主,突出中心位置的主入口,
入口處有個階梯
鐘樓為三層,高約22米,立面做法是採用現代的水刷石飾面,形式簡潔,展現出新古典主義風格。
山花之上裝點着聖像
教堂室內是採用磚木結構,橢圓形的木造拱頂
跟其他澳門教堂比起來,他的一大明顯特色就是內部有許多華立大吊燈喔,更是增添一股優雅氣息!
整體內部佈局以長方形中廳為主,高約15米,整個內部空間沒有柱廊的阻隔,木造拱頂
從天花之上垂下許多華麗的枝型大吊燈,澳門的每間教堂,風格及特色可都不一樣呢!
坐在裡面可以享受片刻悠閒喔,很難想像外頭就是剛所看到人聲鼎沸的大三巴前吧,
進來聖安多尼堂,可是一個人都沒有呢!
室內色彩是以淺黃色為基調,用白色裝點,就是牆面和拱頂是黃色塗料
而柱頭、線腳是以白色粉刷,色調的搭配感覺很舒服,沒有壓迫感!
教堂後部唱詩席的彩色玻璃窗、入口屏風都選擇幾何圖案,流露着現代氣息。
教堂內祭壇室建於1875年的巴洛克式聖壇,採用斷山花和雙柱的形式
中間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塑像,上面有耶穌會標誌 IHS
牆面用壁柱劃分,頂棚與牆體用齒飾線腳區分與勾勒。
主祭壇的莊嚴華麗,更是顯現其要表達的巴洛克風格:
錯落有致的檐部,斷裂扭曲的山花,繁複彎曲的線條以及多重層疊的壁柱
也更烘托出天主教所要表現的主題:十字架上的受難耶穌和帶有深刻含義的耶穌會標誌
教堂內還有多個小祈禱室,裝飾精巧,並有壁柱。
沿著外牆繼續走,後方就是舒適休閒的白鴿巢公園,
還有基督教墳場,則埋葬著多位來華的名人,如英國畫家喬治‧錢納利 (George Chinnery)
和首位將聖經翻譯為中文的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 (Robert Morrison) 等
另外東方基金會會址也是在教堂後方喔!
地址:澳門花王堂前地
開放時間:AM 7:30-PM17:30
這區順遊景點有:
聖安多尼堂→白鴿巢公園→東方基金會會址→基督教墳場
以上都是世界文化遺產-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喔!來到這裡可別錯過!